压力感觉最大的一期闲言少叙了。

再上香山

假期的最后一天又去爬了一次香山。距离上一次爬香山已经3年多了。

这次去了上次没去过的地方,双清别墅。感觉上次是没去,因为一点印象没有了。

踏进双清别墅,就能感受到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伟大之处。

他们在这里做出了多少智慧的决策,将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国引向光明。

向革命先辈们致敬。

关于航天鱼的XX报告

先道个歉吧,这是一篇鸽了很久很久的文章。

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子标题,能把太平洋海底世界的一条鱼、在哈尔滨上大学的姑娘和中国航天的大火箭联系起来。

航天鱼,算是一个表情,一丝情感,一种精神。鱼那像极了“囧”字的嘴眼分布;少女那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略带作多思的娇羞;航天背后的艰苦奋斗精神。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三样东西,就像鱼不会上天,火箭不会入水,人与人还未相逢。但这个物种它就是诞生了,生于一尾金鱼,纽于一个名字,汇于一种情感。

5月份,天刚刚热,刚认识的两个人还都保留着初识的拘谨。你来我往的交流,都有着成熟研究生的客气和老练。就像两条鱼,游着游着,碰见了,相互吐了个泡泡又游走了。

7月份,天更热了,认识了一段时间的两个人,语气都慢慢具备了特点,一个来势汹汹,一个水来土掩、兵来将挡。一个热情的拥抱世界,一个决绝的躲避阳光。后来感觉无处可逃了,甩个尾巴,把另一条鱼推进了凉水盆里。另一条鱼被冷不丁的一激,又懵又委屈。

10月份,鱼不甘在凉水盆里,一个打挺蹦出来了。甩尾巴的鱼又惊又喜,惊的是鱼竟然蹦回来了,喜的是两条鱼又可以互相吐泡泡了,不同的是,后面可以多吐点泡泡了,比如吐一串泡泡。

后面两条鱼就一边吐泡泡一边想着怎么游,是交叉着游,还是平行着游,是游的时候摆摆鳍,还是游的时候甩甩尾。是每天都要吐泡泡,还是隔三差五的吐个大泡泡。

有时候觉得人与人交往是最难的,现在看来,鱼生倒是第一经历这种鱼与鱼的关系。不过现在觉得,许多事情在泡泡说开、炸破后,可能是个水花,也可能就是听个响,但每一个泡泡里面都是三观与三观的碰撞、鱼脑和鱼脑的沟通,也许当下,保持吐泡泡是最有意义的。

这应当是10月前两条鱼的故事主线了吧。两条鱼还在游,吐的泡泡里面故事还有很多。

未来海还很远,在海的另一头的日子和景色,还有两条鱼吐的泡泡,真的值得期待。

这,是一条只有该读得懂的鱼,才能读得懂的文字。

其它

留到11月吧。拖太久了,都忘了。

说点什么
请文明发言!
支持Markdown语法
好耶,沙发还空着ヾ(≧▽≦*)o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