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习惯一:积极主动
- 零星的评语不一定代表真正的你,与其说是影像,不如说是投影,反映的是说话者自身的想法或性格弱点。
评语反映的是评论者本身的想法和弱点。
- 人性最根本的原则,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,人有选择的自由。
因此不同人不同的选择,反映了不同的人性。
-
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:自我意识、想象力、良知、独立意志。
-
人生有三种主要的价值观:一是经验价值观,来自自身经历;二是创造价值观,源于个人独创;三是态度价值观,即面临绝症等困境时的回应。
-
“解决方案式的推销(自己)”是事业成功的诀窍之一。
这种方式,重点在于(自己)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价值,而不是单纯说自己多么多么优秀。
关注圈与影响圈
- 每个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,如健康、子女、事业、工作、国债或战争等等。关注圈内的事物,有些可以被掌控,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畴。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“影响圈”。
- 影响圈的核心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。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。
积极主动的人关注影响圈,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。
消极被动的人关注关注圈,紧盯他人弱点、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。
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的能量。
- 问题可以分为三类:可直接控制的、可间接控制的、无法控制的。
可直接控制的可以通过培养正确的习惯来解决;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;无法控制的可以以微笑、真诚与平和来接受现实。
以上三种问题,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都掌握在我们手里。
-
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,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,这种“由外而内”求变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外在环境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。
积极的做法应该是“由内而外”地改变,即先改变个人行动,让自己变得充实,更具创造力,然后再去施加影响,改变环境。 -
如果实现遇上无能为力的状况,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仍是上上策,不管快乐不快乐,同样积极主动。
-
对力不能及之事处之泰然,对能够改变的则全力以赴。
第四章 习惯二:以终为始
- ”以终为始“说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,都要先认清方向。若能先定目标,洞察力会大为改善。
-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,领导是做正确的事。无论在哪个行业,领导都重于管理。
生活中心
- 人人都有生活中心。
以配偶为中心:多半会出现情感过度依赖的问题。
以家庭为中心、以金钱为中心
以工作为中心:他们的人生方向取决于工作需要;而智慧和力量也只限于工作领域,无益于其它生活领域。
以名利为中心、以享乐为中心、以敌人或朋友为中心、以宗教为中心、以自我为中心 - 以原则为中心
如果以原则为生活中心,智慧和人生方向的来源就是正确的地图,反映事物的真实历史和现状。正确的地图让我们能够清晰了解自己的目标以及实现途径,能够基于正确的资料做出更有意义、更易执行的决策。
尝试创作自己的个人宪法(个人使命宣言)和墓志铭,特别是墓志铭,你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。
- 许多组织,包括家庭,都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,就是成员并不认同集体目标。
只有参与,才有认同。
第五章 习惯三:要事第一
-
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,先做最重要的事情。
-
对人不可讲效率,对事才可如此。对人应该讲效用,即某一行为是否有效。
声明:
本文采用
BY-NC-SA
协议进行授权,如无注明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转自
SigmaPoet
本文地址: 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书摘记(二)
本文地址: 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书摘记(二)